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成长成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践行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深入基层的有效载体,在人才培养与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们在实践中锻炼自身,上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志愿者们与村民一同走进田间地头,亲身体验了除草的辛劳与乐趣。他们手持镰刀,挥汗如雨,但看到整洁的田地,心中充满了满足与自豪。这次下田除草采摘果实不仅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农民们的辛勤付出,更让我们对粮食的来之不易有了更深的认识。
志愿者们开展了“河小青”河道清理活动。实践对成员针对实际情况开展清理河道等活动助力河流治理。他们手持垃圾袋、夹子等清洁工具,沿着复兴镇的河流两岸,清理着河岸边的垃圾与杂物。在“河小青”河道清理活动,志愿者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
医疗小组向爷爷奶奶科普相关医疗急救知识,为他们进行血糖、血压常规检测,对健康生活理念的重要性进行强调。
负责宣传的志愿者耐心细致,逐户走访,与村民面对面交流,用他们听得懂、感兴趣的方式讲解防溺水、防诈骗的重要性。从真实的溺水案例、诈骗案例出发,让村民们深刻认识到水域的危险性和诈骗犯的狡猾,学会自我保护。宣讲过程中,穿插了有趣的互动问答环节,村民们积极发言,加深了对防溺水知识的理解和防范诈骗的意识,让学习变得既有趣又有效。随后宣讲团成员将准备好的宣传册、海报等资料发放给村民,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
志愿者们安静地步入战地服务团旧址内,认真聆听着这段扣人心弦的抗战历史,感受着革命先烈光辉事迹。展馆中一张张服务团珍贵的照片,浸透着的是峥嵘岁月的色彩与基调,一份份来自过去的抗战实物,镌刻着的是革命先烈艰苦奋战的闪光印记,一段段文字记载与描述,显露出的是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的忘我牺牲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大家都被革命先烈的爱国精神深深的打动,对这段抗战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革命先辈们是艰难与不易有了更透彻的领悟,深切体会到了如今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
小朋友围坐在一起,开始了一场充满创意与想象的绘画之旅。大手握着小手,实践小对耐心地指导小朋友们如何运用色彩表达内心的情感。画布上,蓝天白云、绿树红花,还有孩子们心中的梦想与希望,一点点地被描绘出来。每一个色彩,每一笔线条,都是孩子们纯真世界的映射,也是实践小队用心陪伴的见证。
我校领导莅临现场,欣赏着小朋友的奇思妙想并对志愿者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们勉励志愿者珍惜实践机会,在实践中明确目标任务,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收获和感悟;少有担当多壮志,青春聚力正当时。“三下乡”社会实践已落下帷幕,但积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却将永远延续。在本次实践中,志愿者们深切地体会到乡村振兴需要年轻一代的力量,青年一代的朝气、才气、正气已然汇聚成吹拂广袤乡村大地的浩瀚新风,他们坚定信念,将积极投身于祖国需要的地方,不负青春、不负国家,共同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