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出版的《新余日报》第二版,以《以“坚持“五个抓手”一体推进,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推动学习教育见行见效》为题,专题报道了我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经验做法:坚持政治引领,把准学习教育方向;坚持系统研学,夯实思想理论根基;坚持靶向施治,精准整治顽瘴痼疾;坚持常态长效,深化作风效能建设;坚持制度固本,健全监督长效机制。现就该篇新闻稿件内容予以转载,以飨读者。
坚持“五个抓手”一体推进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推动学习教育见行见效
本报讯 通讯员饶志勇 谢火根 张国根报道: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检验,坚持“五个抓手”一体推进,推动学习教育在菁菁校园落地生根、见行见效。
坚持政治引领,把准学习教育方向。发挥党委的政治引领和监督保障作用,校党委第一时间成立学习教育专班,把“第一议题”与“第一课程”贯通,加强政治建设,增强政治自觉,提高“政治三力”。坚持上下联动抓部署、紧扣主题抓学习、从严从实抓教育、知行合一抓深化、检视整改抓提高,多形式、全方位开展学习教育。
坚持系统研学,夯实思想理论根基。学校举办学习教育读书班,开展专题研讨,提升学校综合治理效能。强化教职工思想理论武装,提升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学骨干赴杭州职业技术大学开展研修培训学习;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组织思政老师赴广西南宁、柳州开展沉浸式教学,把长征精神与中央八项规定蕴含的为民务实清廉要求贯通阐释;组织辅导员(班主任)赴杭州、嘉兴开展思政教育和红色文化研学,把“红船精神”与“三全育人”贯通融合,提升育人成效。
坚持靶向施治,精准整治顽瘴痼疾。把准“靶心”,聚焦文山会海、迎检造假、招生回扣、科研套经费、校企空挂合作等顽瘴痼疾,逐项建账销号;以案例镜鉴、资金异常数据画像、师生随手拍二维码、机动巡察四种利器精准施治,让隐形变异问题无处遁形;锁定“靶向”,紧锁关键人,书记校长“双签字”背书,财务、后勤、招生、科研、人事五部门负责人逐一廉政谈话,压实责任链条;整改环节实行立行立改、制度瘦身、师生满意度测评、绩效闭环管理,确保一改到底;通过清廉校本课程、智慧监督平台、“校地廉盟”共享机制,把作风建设成果固化为制度文化和育人生态,使清风正气长久充盈校园。
坚持常态长效,深化作风效能建设。开展“提素质、强落实”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健全“1+N”制度体系,完善学校章程,推行“一站式”服务,压减会议文件。纪委牵头建立财务、审计、巡察数据共享平台,对科研经费、招生录取、基建采购实时预警,发现问题即查即改。机关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在“师生办事大厅”设置“办不成事”窗口,及时解决急难愁盼事项,使优良作风成为立德树人的鲜明底色。
坚持制度固本,健全监督长效机制。学校把“制度固基、监督长牙”作为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抓手。校党委牵头对现有规章“全身体检”,修订完善《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等制度,制度执行纳入部门和干部年度考核权重不低于30%,与经费、评优、职称“三挂钩”。纪委配套出台《作风建设监督办法》,建立“1+3”监督链,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监督无死角”。